2025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成功召开

时间:2025-04-24   作者: 阅读量:121 

 1745500227552.jpg

四月的山城重庆,以春日的和风迎接来自全国的多式联运企业和专家,2025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于24日在重庆成功召开。大会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与沿海地区互联互通为基调,以“打造陆海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内陆枢纽创新升级”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港口、铁路、航运、物流企业及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路径。多家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参加大会,并对大会进行了报道。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亚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原主任韩伯领,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军(牧原),中国海关学会副会长王志,中国海关学会副秘书长苗跃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汪鸣,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主任杨琳,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副主任王善礼,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厚池,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多式联运处处长李鑫,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王涛出席大会。

1745500245396.jpg

大会发布了《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24)》。报告全面分析集装箱运输、铁水联运、国际铁路联运与专业多式联运市场变化及发展水平,并对多式联运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我国多式联运进入增量提质发展新阶段

1745500255348.jpg

李军(牧原)副会长做“我国多式联运新成果新机遇”发言。李会长提到,我国多式联运进入增量提质发展的新阶段,由快速发展转向稳健发展。我国多式联运经过“十二五”以来持续推动,设施、装备、经营人建设等关键要素方面,从少到多,从重到轻,从初级不断走向成熟。从“十二五”时期多式联运市场形成,经过“十三五”时期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到“十四五”以来多式联运提质上量,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正向提质增量方向发展。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335万TEU,同比增长15.4%。铁水联运量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我国铁水联运量占比4.0%(宽口径)、6.9%(窄口径),分别较2023年增长0.2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我国铁水联运量约90%集中于环渤海和长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TEU以上港口铁水联运总量占比超60%,其中青岛港、宁波舟山港、天津港位居前三,铁水联运量分别为255万TEU、181.8万TEU、135万TEU,分别同比增长15.3%、10.1%、12.2%。2024年,上海港、广州港等集装箱吞吐量大港铁水联运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19392列,发送207.7万TEU,分别同比增长10.7%、9.2%。中欧班列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提质升级,全程时间由15-23天缩短至11天;全程时刻表班列全面扩容,2024年增加到17条,较上年增加12条,覆盖主要中欧班列开通城市。

2024年国家铁路集装箱发送箱量3668万TEU,增长10.2%;增速虽有放缓,但品类快速增加。铁路集装箱占铁路总装车数量达27.9%,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扩容提速,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启航,中欧班列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提质升级,中吉乌通道铁路建设正式推进,中蒙俄通道铁路线路逐步完善。内贸市场、专业物流市场和“新三样”多式联运市场需求增长。

川渝地区多式联运发展较快且成果丰富

1745500269476.jpg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王善礼指出,作为全国首个兼具“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重庆紧紧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高标准打造枢纽港产业园、创新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和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链接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2024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量、货值分别增长41%、67%,通道对外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衔接,重庆枢纽通道联运量增长56%。持续扩大多式联运“一单制”推广应用,累计签发铁路提单、铁海联运提单约2.2万笔,货值约90亿元。

1745500280379.jpg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厚池表示,近年来,四川始终将多式联运作为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全力推动通道、枢纽、网络、服务的一体化融合,不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全省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44.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6915公里,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进出川大通道达到51条,全省多式联运数智平台上线发布,星级多式联运经营人15家。2024年全省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超37%,有力支撑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14.2%。

集装箱吞吐量大港成为铁水联运新的增长主力

1745500289334.jpg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金山表示,近年来,上港集团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实现了海铁联运业务跨越式增长。2024年,上海港海铁联运集装箱超90万TEU,同比增长超过40%,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29.4%。这是上港集团在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深化机制规则“软联通”、加速数字信息“智联通”、 贯彻绿色理念“绿联通”等方面持续努力的结果。未来,上港集团将秉持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低碳为底色,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共享发展机遇,与行业一道更好地服务国家经贸发展。

数智集装箱推动海关多式联运监管创新

1745500301533.jpg

中国海关学会副会长王志表示,中国海关自去年以来,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模式创新,与国铁集团密切配合,共同优化铁公联运业务的海关监管和物流组织模式。海关总署启动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新模式试点,同步部署上线运行海关多式联运系统,对接铁路95306平台国际多式联运功能,实现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全程物流一次承运,一单到底,海关联运监管一单贯通。同时,随着智能网联及智能定位技术不断进步,集装箱智能网联装备日益成熟。海关对集装箱的监管载体,从机械关锁升级到电子关锁,再到智能网联装置。智能化的集装箱加速了海关智能化监管进程,并将彻底改变海关对多式联运监管的模式和手段,多式联运监管智慧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海关智能集装箱研究将通过基础研究、应用场景创新研究、智能箱海关标准研究等方面推进多式联运监管创新应用。

内陆开放枢纽推进多元化新通道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1745500315138.jpg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汪鸣指出,建设物流枢纽经济区的核心动力是提取城市经济产业规模红利,实现从要素红利向组织红利再向价值红利的模式转换。发展枢纽经济的基本路径就是提高枢纽的区域发展地位,在生产、消费进出两端形成组织系统,提升枢纽双向辐射功能。培育产业要素聚集发展生态,形成融合型产业,形成经济产业规模扩张、符合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为枢纽进行辐射赋能,打造辐射通道网络,支撑价值创造和规模扩张。建设枢纽经济区将为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提供具有成本、效率、辐射能力的环境和条件,且自身还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1745500327105.jpg

重庆物流集团总经理张强指出,2024年重庆物流集团四向物流通道服务集装箱量179万TEU,其中陆海新通道共运输25万TEU,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联运量约14.5万TEU,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7.1万TEU、位居长江上游第一,中欧班列运输22.25万TEU,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货运量保持全国第一。重庆物流集团着眼全方位构建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提升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加速构建,推出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成果显著

1745500337370.jpg

2024年是中国铁路加速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进展较快的一年,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铁路多式联运发展。铁路与船公司紧密对接,深入合作应用多式联运“一单制”方案。国铁集团货运部李鑫处长表示,铁路运输承运人(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与水路运输承运人(安通控股、中谷物流、信风海运、泛亚航运)联合推出的多式联运“一单制”,实现了在中国铁路95306平台受理铁水联运全程物流业务,实现了真正的“一次委托”。设计使用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将成为国家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截至2025年4月20日,共计开通6条干线铁水联运线路,累计完成多式联运“一单制”运量1172 TEU。

1745500348067.jpg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涛表示,铁路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参与方,在构建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铁公联运取得新进展,铁水联运取得新成效,国际联运通道更畅通。货运方面以打造现代物流中心为带动,进一步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体系正加快构建。

多地不断创新多式联运服务

天津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巍发布弘景·天津港海铁联运发展指数最新内容,说明了该指数在天津港铁水联运中发挥的作用。湖北港口集团旗下的长江新丝路国际物流(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婷推荐了湖北港口集团一站式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和多条多式联运优质线路服务。

1745500357179.jpg

1745500365980.jpg

会议期间还将举办多式联运数字化智能化论坛、多式联运经营人服务创新论坛、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物流发展论坛,就多式联运产业创新实践成果进行深入讨论。会议期间将安排参观考察中铁联集重庆中心站、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珞璜港、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果园港等。

本次大会由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主办,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协办。

1745500373348.jpg

1745500380907.jpg

1745500388067.jpg

17455003962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