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加快围绕多式联运枢纽进行产业布局

时间:2022-07-13   作者:郝攀峰 阅读量:4911 

1、 多式联运枢纽的主要表现形态

多式联运依托网络化、系统化运行运输组织模式,构建了物流服务体系的干线网络。多式联运转运中心往往呈现规模化的物流枢纽形态,可称之为多式联运枢纽。总结行业实践,多式联运枢纽是指依托两种或以上运输方式集中布局,通过设施衔接、业务联动和信息共享等实现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便捷转换和高效组织的作业场所。多式联运枢纽是推动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是综合物流网络上的重点节点。近年来,我国多式联运枢纽快速发展,但相关政策文件及标准等未明确提出多式联运枢纽的定义和内涵。

多式联运枢纽表现形式多样。根据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枢纽可分为铁路型、航空型和水运型三类,分别以铁路货场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航空货运枢纽、港口为依托,通过多个功能区的相互衔接构成多式联运枢纽。多式联运枢纽主要呈现形态包括港口内部(或临港)的海铁联运换装设施,临港物流园区,拥有铁路作业能力的物流园区,内陆无水港,拥有铁铁、公铁、公公换装设施的陆路边境口岸枢纽,以机场为核心的陆空联运枢纽等。

通过我国物流枢纽的演进过程及相关标准规范对于多式联运业态的描述,多式联运枢纽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选址布局依托交通线路和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空间节点,如临近港口、铁路场站;具有多式联运换装、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等服务功能,至少具备两种运输方式转换功能;为物流通道和物流产品服务,是多式联运体系的重要组成;具备完善信息系统,信息联通程度高,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

2、 多式联运枢纽引导产业集聚

多式联运枢纽是多种运输方式进行运力交换、不同流向货物进行集散分拨的场所。通过完善枢纽集疏运系统、加大转运设施投入,可提高换装效率,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高效衔接,持续提升通道节点枢纽地位,吸引物流、商流、信息流等以枢纽为载体的聚合流转。

(1)多式联运枢纽丰富了物流服务要素,优化了物流产业服务环境。以多式联运枢纽为核心载体,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物流业务基础,吸引物流企业集聚。拓展保税物流、仓储配送、区域分拨、冷链物流、货物代理、展示交易、跨境结算、信息服务等物流服务业态,形成专业化、多样化、一体化物流产业链条,实现货物在枢纽内高效流转。充分发挥集约化、规模化优势,为产业营造集散辐射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综合成本低的物流服务环境。

(2)依托高效物流供应链优势,多式联运枢纽吸引了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依托多式联运体系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供应链优势,多式联运枢纽压缩了经济产业要素的投入产出时间,增加各种资源要素的时间价值,聚集更大范围的产业资源要素,弥补枢纽所在城市自身资源要素的薄弱短板。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国际铁路联运、陆空联运等不同联运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不同,根据枢纽所在城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多式联运枢纽形成了对枢纽位置、软硬件基础、集散能力等敏感程度较高的农副产品加工、重装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产业的集聚,加速了多式联运枢纽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表1 不同类型多式联运枢纽重点打造产业

枢纽类型

多式联运类型

枢纽经济重点打造产业

制造业

服务业

港口枢纽

铁水联运、江海联运

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粮油加工、海洋装备、汽车及配件、电子信息等制造业

航运服务、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

陆港枢纽

国际铁路联运、公铁联运、铁水联运

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

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专业会展、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

空港枢纽

陆空联运

航空设备研发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

航空物流、专业会展、跨境电商、总部经济、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

(3)多式联运枢纽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多式联运枢纽,聚集支撑产业扩张的产业要素,企业为获得各种生产性物资和发达的商贸流通优势,临近多式联运枢纽布局,通过物流通道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高效衔接或吸引上下游企业进驻,实现供应链支撑下的产业延伸和价值提升,构建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3、 产业集聚强化多式联运枢纽能力

(1)产业集群以高端需求驱动多式联运体系能力提升。随着产业链分工体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现代产业供应链向柔性、智能化、精细化发展,不再局限于仓储、运输等浅层次的服务需求。多式联运是全球供应链的服务基础,是精益供应链的体现。需求是创新的根本动力,产业集群形成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为多式联运产品创新、技术装备创新应用、“一单制”推广应用、信息平台建设、标准规则制定等提供了实践空间,推动多式联运体系高质量发展。

(2)产业集群为枢纽设施和多式联运产品提供货源支撑。物流业属于生产服务业范畴,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制造业将物流业务从主营业务中剥离,集中优势力量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社会对仓储、装卸等物流设施和多式联运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为物流设施的持续运行和多式联运产品的稳定运营提供了基础业务支撑。

(3)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多式联运枢纽规模效应持续增强。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物流需求在特定区域集中,以枢纽为核心的物流集群整合产业物流需求,规模效应显现,推动物流运行效率提升和物流成本降低,形成物流成本“洼地”,一方面枢纽辐射范围持续扩大,促进货物流、商流、信息流向枢纽集聚,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释放社会化物流需求。

4、 多式联运枢纽重塑区域经济格局

(1)多式联运枢纽为区域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提供支撑。依托多式联运枢纽和通道的建设,完善口岸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带动区域物流成本降低和物流运作效率提升,拉近区域产业与国际市场的经济距离。区域产业以枢纽为依托,实现供应链优化和流程再造,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力。

(2)多式联运枢纽向产业要素组织配置平台演进。多式联运枢纽与通道联动发展,发挥高流动性和高可达性的优势,枢纽的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不断提升、经济组织功能不断完善。按照现代产业链价值链运行规律,以枢纽偏好型产业为基础,不断延伸和拓展,逐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扩张能力和竞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产业链价值链上游攀升,培育壮大特色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型产业集群。

(3)多式联运枢纽依托通道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多式联运枢纽具有集聚扩散的天然属性,吸引产业要素集聚,形成枢纽的极化效应,推动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随着枢纽产业体系逐步成熟,形成外溢效应,产业要素在通道沿线枢纽间自由流动,逐渐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推动不同枢纽产业集群间向功能互补、各具特色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依托通道的多枢纽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格局,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规模经济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得以表现,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本文作者: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多式联运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郝攀峰

本文为原创观点文章,欢迎转发,请注明作者及出处。